Sp. Pl. 1:518. 1753.
半灌木状草本,高达1m。茎披散,多分枝,散生倒钩刺并疏被倒生的刚毛。二回羽状复叶长10-14cm;托叶条状披针形,长1-1.2cm,与叶柄和叶轴均疏被倒生的刚毛,宿存;叶柄长3-6cm;羽片两对,紧密的羽状排列;羽片柄甚短,长约0.8mm,基部有一对软刺;每一羽片有小叶10-20对;小叶片条状长圆形,长0.7-1.2cm,宽约2mm,除边缘被刚毛外,其余无毛,基部圆,先端急尖,中脉位于叶片近中央。头状花序近球形,连雄蕊直径约1cm,单1或2-3个生于叶腋;苞片条形,长约5mm;花序梗长2-3cm,疏被倒生的刚毛;小苞片条形,弓曲,长约2mm,脱落;花萼淡绿色,钟状,长约0.5mm,具4小齿;花瓣4,稀5,白色,长约2mm, 合生至1/2以下成管状,上部被短柔毛;雄蕊4,花丝淡紫红色或粉红色,长为花冠的4倍;子房无柄,沿腹缝线被短刚毛,有数胚珠,花柱粉红色,丝状,长为雄蕊的1.5倍,柱头微小。荚果长圆形,长1.5-1.8cm,宽约4mm,有3-5荚节,扁平,边缘疏生刚毛,成熟时荚节逐节脱落。种子卵形,长约3mm。花期:5-7月。果期:6-12月。
产地:东涌(张寿洲等 3478)、梧桐山(李勇 3368)、罗湖区林果场(曾春晓 016761),本市各地常见。生于路边、旷野或林边等的草丛中,海拔20-200m。
分布:原产热带美洲,现全世界热带地区均有归化。我国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广西和海南有归化。
用途:全草药用,有安神镇静的功效。在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常作花卉栽培供观赏。